2022年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2-12-10

博物馆年度报告信息表

基本信息

博物馆名称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

曾用名

博物馆性质

文化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14517465067

法人类型

事业单位法人

法人登记机关

重庆市万州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题材类型

历史文化

举办者

重庆市万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万州区体育局))

隶属层级

地(市、州、盟)

法定代表人

岳宗英

设立时间

2016-08-02

开放日期

2016-10-26

开放时间

9:00-17:00 (周一闭馆)

全年开放天数

315  天

是否免费开放

质量等级

一级

馆舍地址

重庆市万州区南滨大道1469号

馆舍产权性质

自有

馆舍建筑性质,是否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立或在国保单位范围内

当代建筑

国保单位名称


国保单位批次:第

0  批

馆舍建筑面积

12062  ㎡

展厅面积

7000  ㎡

库房面积

1712  ㎡

实验修复面积

200  ㎡

教育空间面积

5510  ㎡

公共服务面积

2649  ㎡

行政区划

500000

500100

500101

邮政编码

404000

联系电话

023-61018863

电子邮箱

2285293789@qq.com

互联网址

http://www.cqsxymjng.cn/

新媒体账号

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账号: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
视频号: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xj

 

博物馆简介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为纪念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而修建的专题性纪念馆,承担三峡移民文物(展品)征集、陈列、展示和三峡移民精神研究、宣传职责。2016年,经重庆市万州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2016年10月26日试运行,2018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首批红色基因库建设试点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纪念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展区面积7000平方米,藏品30204件(套),其中二级文物17件(套),三级文物310件(套),涵盖标本化石、历代陶器、瓷器、铜器、书画、雕塑造型、古籍图书、石刻、碑帖、钱币、档案文书、三峡移民文物等31个文物门类,体系完备、类别丰富,其中三峡移民文物藏品特色鲜明;现有常设展览《伟大壮举 辉煌历程》《刘江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江竹筠烈士生平事迹展》《血火铸丰碑——下川东革命历史展》,年均推出临时展览10余个,服务观众50余万人次。

 

资源信息

藏品总数

30204  件(套)

一级文物

0  件(套)

二级文物

17  件(套)

三级文物

310  件(套)

科研项目数

0  项

出版物数

1  册

发表论文数

22  篇

服务信息

基本陈列数

5  个

基本陈列总面积

3305  ㎡

基本陈列展出藏品数

398  件(套)

国内临时展览数

10  个

馆内原创临时展览数

8  个

馆际合作展览数

2  个

国内临时展览展出藏品数

668  件(套)

入境展览数

0  个

出境展览数

0  个

教育活动数

300  场

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种类

11  个

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收入

13  万元

管理信息

新征集藏品数

3  件(套)

新征集一级藏品数

0  件(套)

新入藏考古发掘品数

0  件(套)

修复藏品数

0  件(套)

修复一级藏品

0  件(套)

修复二级藏品

0  件(套)

修复三级藏品

0  件(套)

国际合作项目数

0  个

从业人员总数

56  人

在编职工人数

24  人

初级职称

5  人

中级职称

10  人

副高级职称

5  人

正高级职称

2  人

安保人员数

32  人

志愿者人数


年度观众总数

350273  人次

本地居民观众人数

205418  人次

未成年观众人数

120132  人次

境外观众人数

1  人次

免费参观人数

350273  人次

教育活动参与人数

17541  人次

藏品安全事故数

0  起

公共安全事故数

0  起

信息公开联系人

廖琴

信息公开联系电话

023-61018863

联系人移动电话

18323659175

办公室传真

年报拓展信息

基本信息

博物馆年度工作情况简述

 

2022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我馆始终秉持“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无论是法定节假日,或者是重要时间点,我馆均是正常开放,全年实现免费开放315天,接待观众35万余人次。
为满足观众多元化参观需求,我们定期对展品进行更新调整;在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30周年之际,利用最新征集的资料,对《伟大壮举 辉煌历程》展览的“对口支援”单元进行了全面改陈,修复优化了展厅视频,对其他单元的展品进行优化调整和更新,累计更换展品30余件(套)。制作《伟大壮举 辉煌历程》三维数字展览和虚拟展览;在微信公众号、官网、抖音、微博推出十余个网上展览,点击人数超百万。以自办、引进、合办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以史为鉴·砥砺奋进—万州消防历史展》《匠心•良工 丰都-万州库区出土文物修复成果展》《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古代女性主题文物展》《没·故里-程宏藻的万州老城印像》等十个临时展览。
为切实做好弘扬三峡移民红色基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馆结合春节、国庆节、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月等重要节点,在线下组织策划了“翰墨飘香,迎新送福”“最美的遇见”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听故事学党史,红色基因代代传”等主题教育活动19场次,举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找幸福的密码”等知识讲座7场次,各类活动累计直接受众2000余人次;同时我馆还积极开展《伟大壮举 辉煌历程》《虎佑神州》巡展宣讲活动,累计巡展271场次,受众15万余人次。在线上,我馆还举办了“踏古寻觅,记忆万州——线上文物故事讲解”“老照片背后的幸福生活——线上移民故事宣讲”直播活动,活动受众40余万人次。由于宣传效果突出,今年9月我馆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免费为观众提供爱心服务卡、休息椅、储物柜、饮用水、无线上网、音视频导览等,完善休息座椅、残疾人专用停车位、厕所,更新志愿服务站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制作“文明参观 从我做起”宣传视频,对馆内硬件设施进行全面升级。建设“智慧文旅—万州文物景点VR真人讲解平台”和云上博物馆项目,利用“互联网+纪念馆”形式为观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参观体验。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我们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馆藏文物、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服务接待、安全保卫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组建高水平的帮扶队伍,围绕帮扶对象的定位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实现馆际共享精神富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组建学术队伍深挖历史文化资源,编写学术论文和报告。2022年我馆职工在文物鉴定与鉴赏、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技术、中国科技信息、看历史等等多个刊物上发表了《数字媒体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应用》《拓展式教育在博物馆社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浅谈三峡巴人乡土建筑的民俗观与艺术性》《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策略刍议》等22篇学术论文;9人参加国内学术会议,省部级以上获奖成果1个;出版科普读物、教材1本。
与京东五星电器集团重庆有限公司签订了“文创衍生品开发授权书”,根据纪念馆建筑外形和馆藏文物资源,开发了手机支架、特色口罩、扇子、购物袋、卡包等“来电博物馆”系列文创产品。以馆藏文物资源为依托,开发出了福袋、刺绣书签、宋.黄庭坚西山题记绸扇等特色文创产品。以万州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编辑出版《流淌的乡愁》第四期。2022年,我馆共开发文创产品11个种类,销售额13万元。同时还参加了 “第二届巴山蜀水博物馆文创展”、“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等文旅系统文创会展活动,并获得多项荣誉。

 

资源信息

重要科研成果简介

 

我馆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学术带头作用,深挖历史文化资源,编写学术论文和报告,组织人员积极参与学术论坛,提升专业技能。2022年我馆职工在文物鉴定与鉴赏、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技术、中国科技信息、看历史等等多个刊物上发表了《数字媒体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应用》《拓展式教育在博物馆社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浅谈三峡巴人乡土建筑的民俗观与艺术性》《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策略刍议》等22篇学术论文;9人参加国内学术会议,省部级以上获奖成果1个;出版科普读物、教材1本。

 

服务信息

重要展览简介

 

2022年,为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结合各地实际开展文物消防安全宣传活动”的工作要求,凸显“落实消防责任,防范安全风险”的“119消防宣传月”活动主题,我馆与万州区消防救援支队联合举办了《以史为鉴.守护同行——万州消防历史展》。展览以时间为序,以历史研究的视野为出发点,以涵养公众安全意识为落脚点,分为“曲突徙薪—古代火政管、初具雏形—近代万州消防、继往开来—现代万州消防”三个单元,展品涵盖了从古代防火建筑材料、消防历史文献、近代消防设备和现代高科技消防器材等,全景展现了万州消防的发展历程。让观众回望历史,了解万州消防的发展脉络,从历史中汲取防火减灾的经验。引领观众面向现实,感受当代万州消防的发展成就,致敬消防英雄,增强消防知识,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主要服务情况

 

目前我馆服务项目包含参观预约服务、讲解服务和公共资源服务、结对帮扶服务。参观预约服务:严格实行先预约、后参观的要求,开通支付宝线上预约,接通“渝快码”,优化票务系统。讲解服务:更新语音、视频、手语讲解导览;定期为观众提供免费讲解,组织讲解人员参加比赛、培训、研讨学习,提升讲解人员接待服务能力。2022年,讲解员陈希代表重庆市讲解团队进京,圆满完成“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的讲解任务,并将规范化的接待服务礼仪和讲解技巧带回来传授给讲解员,为塑造高水平宣教队伍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共资源服务:对馆内休息椅、网络等硬件设施进行全面升级。建设“智慧文旅—万州文物景点VR真人讲解平台”和云上博物馆项目,利用“互联网+纪念馆”形式为观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参观体验。优化基本陈列展陈内容,丰富临时展览,举办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积极开发文创产品,让观众把文物“带回家”。结对帮扶服务:充分发挥馆藏文物、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服务接待、安全保卫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围绕帮扶对象的定位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实现馆际共享精神富裕提供宝贵的经验。

 

文化创意产品情况

 

为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实现游客将馆藏文物“带”回家的愿望, 2022年,纪念馆与京东五星电器集团重庆有限公司签订了“文创衍生品开发授权书”,根据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建筑外形和馆藏文物资源,开发了手机支架、特色口罩、扇子、购物袋、卡包等“来电博物馆”系列文创产品。以馆藏文物资源为依托,开发出了福袋、刺绣书签、宋.黄庭坚西山题记绸扇等特色文创产品。以万州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编辑出版《流淌的乡愁》第四期。2022年,我馆共开发文创产品11个种类,销售额13万元。同时还参加了 “第二届巴山蜀水博物馆文创展”、“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等文旅系统文创会展活动,并获得多项荣誉。

 

管理信息

内部治理情况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下设办公室、文物保护部、陈列展览部、安全保卫部、宣传教育部、藏品管理部六个科室,分别负责单位的日常运转工作。2016年9月纪念馆成立理事会,成员包含李永春、岳宗英、郑桦、杨正红、牟静、李力、彭川、滕新才、王大方、陈宗勤、孙丹。2022年度理事会履行了监督本单位运行职责,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2016年10月成立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监事会,监事会成员为万州区文化和旅游委员会副主任梅万林,万州区财政局科教文科副科长曹华明,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陈列部主任郑燮,2022年监事会充分发挥了监督管理作用,依照法律、法规履行监事职责。为确保纪念馆事业科学发展,结合单位实际,在原有综合性制度、支部制度和基本行为规范准则基础上,新增了《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万州不可移动文物巡查和日常维护管理,以及补助资金的发放与监督等工作。

 

藏品征集工作情况

 

截至2022年底,我馆共有藏品30204件/套,本年度我们通过接受社会捐赠、征集购买等渠道新增藏品1879件/套。
2022年我馆通过“三峡移民文化挖掘保护”项目开展了移民藏品专项征集工作,在重庆市水利局的大力支持和重庆工商大学的密切配合下,完成巫山、奉节、云阳、万州、开州、涪陵、忠县、江津等库区区县和合川、铜梁、垫江、永川、璧山等三峡移民安置区县的移民藏品征集工作。我们采用接受捐赠、资料购买等方式,共征集三峡移民相关文件、书籍、相册、印章、奖牌、证件、门牌、报纸、光碟等实物共计1879件/套、数码照片16700余张、视频100余部,内容涵盖城镇迁建、移民搬迁、对口支援、库底清理、移民建房、后期扶持、移民培训、三峡后续、库区新貌、移民新生活等各个方面。

 

财务状况

 

2022年度收入合计1231.73万元,全部为财政拨款收入。其中上级拨款收入313.26万元,本级拨款收入918.47万元。2022年度支出合计1231.7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44.93万元,项目支出686.80万元。在支出合计中工资福利支出464.98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699.37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38.76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28.62万元。在资金管理和使用中严格依法依规执行,按资金来源和项目类别单独核算,坚持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安全和合理有效使用。

 

年度收入

1231.73  万元

年度支出

1231.73  万元

安全管理情况

 

2022年,我们完成了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反恐预案制订、落实了重点单位反恐工作、社会治安防空网建设、疫情防控预案(第二版)和实施措施、藏品安全管理等安全专项工作,全馆全年未发生任何公共安全事故。我馆坚持日、周、月安全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全面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做到开馆前先进行安全检查,没有安全隐患才开馆,参观完毕后进行清场安全检查,没有问题再闭馆。全面落实各级部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动态调整观众入馆的措施和服务范围,做好精准防控,确保单位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不断完善安、消防设施设备,定期对安消防、中央空调、高压电等设备检查,消除隐患;对墙体皲裂进行封闭并进行碳纤维加固,钢结构和外墙面层进行修复并重新进行防腐处理,保障馆内运行安全。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有针对性的进行消防灭火疏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反恐处突等各种培训;进行电梯事故应急处理、灭火疏散等突发情况处置等各项公共安全应急预案的演练,增强职工公共安全防范意识和突发公共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日常工作中我们不断锤炼安保队伍,坚持进行常规性的日常训练。2022年我馆连续七年获得 “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内保工作先进集体”。

 

国际合作情况

 

 

观众满意度

 

 

100  %

 

博物馆网站综合浏览量(PV)

905890  次

 

新媒体访问情况

 

1503457  次

媒体报道情况

 

2022年,我馆被国内各个媒体平台宣传报道63次。其中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国家级媒体报道3次,重庆日报、重庆第一眼新闻、重庆卫视等省级新闻媒体报道9次;万州电视台、看万州、万州时报、三峡都市报等地方媒体报道51次。报道内容涉及馆内接待服务、基地创建、社教活动、陈列展览、文物保护等多个方面。同时,我馆还充分运用馆内两微一端平台、电子显示屏等自有设施设备进行宣传,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的宣传报道提高纪念馆影响力,充分发挥纪念馆基地作用和一级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博物馆服务认证和资质信息

 

2022年1月,重庆市水利局评定我馆为重庆首批水情教育基地;
2022年8月,教育部命名我馆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获得奖励情况

 

重庆市文明单位;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优秀个人;重庆市博物馆优秀展览;“学习新思想 展现新作为 强国伴我行”知识竞答三等奖;“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万达开首届博物馆讲解员大赛“金牌讲解员”和“十佳讲解员”称号;“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万达开首届博物馆讲解员大赛 “优秀组织单位”;第二届巴山蜀水博物馆文创展“优秀参展单位”;第二届巴山蜀水博物馆文创展“优秀参展作品;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组委会“;弘博奖”优秀展示奖;2022年度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内保工作先进集体刘江获得2022年度治安保卫工作先进个人。

 


接受处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