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物说:战国青铜矛

发布时间:2022-11-25 浏览次数:

巴人尚武,兵器众多。《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时,“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这种好战之风,在巴人的随葬器物上有着丰富的体现。

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万州历史展厅《巴楚争锋》单元,就陈列着大量的戈、矛、剑、钺等青铜兵器,其中一件制作精良、饰有独特图形符号的青铜矛深受专家、学者和普通观众的广泛关注。

这件青铜矛,矛身狭长呈柳叶形,中脊与长骹相连,圆銎,弧刃,尖锋,骹两侧有一对弓形耳,两面錾刻有人头形、动植物形、建筑形、几何形等图形符号,通长26.2厘米。虽然经过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但整体依旧保存完好,刃、尖锋利如初,见证了巴人曾经的勇猛善战和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矛是商周时期最主要和最常见的一种用于直刺或挑刺的格斗兵器,《诗经·秦风·无衣》载有:“王于兴师,修我矛戟”。它既可以骑在马上左冲右突时挑刺,也可以用于地面冲杀,是古代战争中装备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兵器之一。完整的矛由矛头、柲和镦三部分组成。我们通常所称的“矛”是指矛头部分,由身、骹(qiāo)两部分组成,一般为铜质或铁质。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勤劳智慧的先民就已经发明和使用了矛这种武器。早期的矛头以石、骨(顿号停顿)制成,人们将它们绑缚在长木柄上制成生产工具,用于扎刺鱼或抵御野兽的袭击,甚至人与人之间的械斗。进入青铜时代后,矛头多为金属制作,从而取代了石矛头和骨矛头,并被大量应用于战争,成为青铜时代一个重要兵器类别,在中国先秦时期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天,我们在欣赏这件精美青铜兵器的时候,常常会被它骹部各种神秘的图形符号所困扰,两千年前的巴人为什么要刻画这些符号?又表达了什么含义?实际上,这样的图形符号在戈、剑、钺、錞于等器物上普遍存在。考古学家多称此类符号为“巴蜀符号”或“巴蜀图语”。自20世纪30年代发现以来便引起了学界各领域的极大关注,尤其是关于符号的性质,专家提出了纹饰说、文字说、图像语言说、符号说和图腾徽识说等诸多观点。遗憾的是,由于符号过于原始、抽象和神秘,加上没有发现当时的文字,目前还没有一种解释能够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同,究竟这些符号只是单纯的一种装饰性的图纹还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或文字,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尽管如此,这些推测并没有影响人们对这件战国青铜矛的欣赏和理解,反倒是更具神秘色彩,使之超然于现实之上,吸引了更多的目光,激发了人们的探究激情。

历史远去,时光恢弘。昔日繁盛的巴国早已不复存在。勤劳勇敢的巴族先民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青铜文化,成为华夏青铜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至今仍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