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博物馆教育路径 赋能青少年暑期成长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高峡少年说”小小讲解员暑期实践课点亮学生暑假生活
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关于丰富学生暑期生活的部署要求,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联合万州区青少年宫在7月22日至26日创新推出“高峡少年说”小小讲解员暑期实践课程。35名本地中小学生走进三峡移民纪念馆,通过沉浸式的学习模式,体验了五天与众不同的暑期生活。
本次活动创新构建了"三维一体"的博物馆研学教育体系。在资源开发维度,深度活化利用馆藏文物数字化成果、三峡移民口述史、三峡移民展览等特色博物馆资源,开发出“科普+实践+展示”的研学产品;在课程设计维度,将纪念馆展厅变为研学课堂,通过课堂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打造涵盖三峡工程科普、中英文语言表达、讲解技巧、形体礼仪等复合型课程模块;在教学方式维度,采用"双师制"教学,由专业讲解员与青少年宫老师全程共同指导,实现教学优势互补,确保学生在研学过程中既能获得专业知识,又能得到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为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学生打造博物馆资源与素质教学相融合的沉浸式学习模式。
经过五天集中研学,同学们通过“文博+科技+美育”的跨学科实践,有效提升了探究能力和文化认同,完成了从文化认知到实践输出的完整跨越。在学习成果展演环节,同学们以“少年讲解少年传”的新形式,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对三峡文化的理解。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在研学教育功能转型上取得了重要突破。未来我馆将不断探索博物馆资源赋能青少年成长的新模式,让更多文物资源转化为滋养青少年成长的鲜活教材。持续深化博物馆"文化育人"工程,打造更多研学品牌,构建可复制的博物馆研学标准化体系。成立"高峡少年宣讲团",建立青少年文化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形成馆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